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姚玉洁
没有脚手架,也没有浇筑设备,像“搭积木”般一夜架起数百米高架桥——我国第一条采用全预制拼装工艺的高架桥梁日前在上海顺利完工。上海嘉闵高架北二段工程不仅提前3个月通车,而且极大地减少了噪音、粉尘、泥浆、交通拥堵等“副产品”对周边居民的影响。
节能节水又节地
这正是建筑装配化技术在市政工程领域的应用。国务院办公厅《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》提出,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,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30%。上海市住建委负责人也表示,“十三五”时期上海将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,并在桥梁主体结构等市政工程方面推广装配化技术应用。
据测算,与传统建筑相比,装配式建筑节能、节水、节地幅度分别达到65%、60%、20%,减少建筑垃圾70%。“不到一个晚上的时间,我们就能竖起绵延数百米十多对立柱,除了现场管理人员,整个过程只用了10个工人。”上海城投公路投资(集团)有限公司工程现场指挥部负责人查义强说。
从“预制拼装”到“全预制拼装”,一字之差有着极高的技术含金量。专家介绍,全预制拼装技术在拼装阶段的速度是传统工艺的7倍,预制工厂标准化的流程生产和先进设备也保证了质量可控。在投资总额不增加的前提下,嘉闵高架北二段工程现场工期平均缩短50%,工地工人减少60%,通车计划也整整提前了3个月。
前方“搭积木”,后方“造积木”。为实现全预制拼装技术在嘉闵高架北二段工程中的运用,一座全自动、机械化的预制工厂在一旁拔地而起。在这个被业界戏称为“乐高工厂”的全自动厂房里,上到高架路面的中央分隔带、防撞护栏,下到高架下方的窨井,都在此预制而成。
“积木桥”精度高、更安全还抗震
“传统路桥行业依靠人工绑扎与加工的特性决定了其构件质量的参差,而工厂化预制构件大大提高了路桥建筑的精度。”查义强说。
全进口的钢筋加工生产流水线,通过机械手实现全自动数控弯配及钢筋笼的点焊,加工误差控制在±1mm以内,加工精度超过了全部土木施工标准,直逼机械精加工行业;结合最新的BIM和二维码等技术,每一根高架立柱、每一块钢筋模块都拥有“身份证”,有助于加速桥梁构件在预制拼装过程中的大规模定制,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。
或许有人会担心,这样拼装的高架桥梁牢固吗?安全系数会不会降低?查义强告诉记者,为了这项技术,上海城投公路投资(集团)有限公司前后花费5年时间研究,并与同济大学合作,针对上海地区或类似上海地区的地质条件,做了无数次实验和计算论证。大量的研究成果显示,这项技术不仅安全性强于传统工艺,其抗震性能也尤为突出。
装配式研发
评论前必须登录!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