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9月5日,北京市发布了《北京市“十二五”时期绿色北京发展建设规划》。规划从绿色布局、绿色出行、绿色生产、绿色消费等多个方面,勾勒出未来5年的城市发展图景。其中,多项绿色规划指标远远走在全国的前面。
关于备受关注的拥堵问题,规划提出将通过把 医疗、教育资源向外迁移来缓解。但舆论普遍认为,拥堵问题的根本是人口过剩。外迁不仅不能根除拥堵问题,反而可能造成新的拥堵。目前,北京的常住人口已经 突破2000万,超过此前规划的2020年1800万常住人口的规划。2020年,北京常住人口可能会突破3000万。
因此,与纽约、伦敦、巴黎、东京等城市相 比,北京城市中心区的医疗资源、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和分配不公,其实只是北京“大城市病”的表征之一。其根源在于快速集中的人口,远远超过了城市的配套能 力,超过了北京此前所预设的“超前规划”。在这一语境下观察,这部规划尚未超前建设郊区的基础设施,如市政、公用、水、电、通讯、污水等行业,还存在着先 管城、后管乡,或者重城轻乡、城乡分治的老框框。因此,北京绿色发展规划可以解读为“重症下猛药”的无奈之举,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反思中国城镇化的蓝本。
截至2010年,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 47.5%。对于这一数据,尽管普遍认为有虚高的嫌疑,但这不影响我国的城镇化人口总量已居全球第一的事实。而在“十二五”期间,这一数字提高到 51.5%,届时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。而在各地,也都陆续制定了到“十二五”末的城镇化率目标。湖北要达到52%、河北要达到54%、海南要达到 56%,成都更是提出要达到69%。
城镇化本是一个多维概念,包括人口、地理、 社会、经济上的定义,但当下许多人讲的城镇化,很大程度上仅是从人口学的角度来观察,即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,其计算方式通常是用市人口和镇人口 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。而我国城镇化人口的统计按国际惯例进行,即在城镇连续居住超过6个月,便统计为城镇人口。实际上,仍有10%~12%的城镇人 口是农民工及其家属,他们并没有充分享受到城镇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。比如,现行的就业政策和就业工作覆盖率,尚未惠及城乡所有劳动者;再如,农村的合作 医疗与城市的医疗保险还未统一起来;还有,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也未得到均衡化的发展。
今年上海“两会”期间,笔者曾递交过一篇提 案《关于以新城建设为重点提升城乡统筹水平、构筑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八项建议》。在调查中,笔者发现,不少地方为了实现城镇化率的目标,竟然采取了“倒 推”的计算方式,把城镇率折算为非农人口,分解为每年应增加多少非农人口数,作为实现城镇化的阶段性目标。这样一来,提高城镇化率,就变成了一道简单的人 口算术题。
实现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一定时期内, 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推进的速度,必须与市场化的进程相适应,与其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匹配,超出了这个能力就很可能出现就业不足、贫困人口增多、两极分 化严重等问题。北京绿色发展规划带给其他城市、特别是正在规划成为特大城市的城市,除了启迪,更多的应该是一个警示:当前,低成本推进城镇化的很多因素正 在消失和改变,已经实现的所谓城镇化率还有很多不真实的因素。城镇化建设,必须尊重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,量力而行,尤其是要把城镇化的发展思路交给市 场,以调动所有市场要素,来实行城乡统筹。如果仅仅把城镇化作为一个量化目标来奋斗,将会是一个新的误区。
来源:中国建设报 屠海鸣
评论前必须登录!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