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9日上午,由三亚市政府投入2.85亿元兴建的标志性建筑——三亚市体育中心场馆内,工人正为迎接项目验收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。预计本月底,该体育中心将向三亚市民和游客开放。而就在几天前,这里刚刚举行落成暨揭牌仪式。
整个仪式过程很简单,全程不到5分钟,却标志着三亚长期没有大型综合体育场馆的尴尬局面已成为历史。体育中心项目推进责任人、三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志坚说,这么多年了,终于可以给三亚人民一个交待了。
体育中心几经移址
其实早在三亚建地级市后的第一版城市总规中,就曾规划了一个体育中心。1994年曾提出体育中心初步选址在临近市中心的潮见桥头东侧,但由于当年三亚财政收入很低,根本没钱承建。几年后,随着三亚经济的发展,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。此时,潮见桥一侧建体育中心已显得不合适。三亚1999年版的城市总规修编就对此做了调整。
2003年,三亚市做出决策,将体育中心选址北移至鸭仔塘,并筹备成立了文体发展中心。此后,体育中心经数次规划、论证,最后确定为体育会展中心,场馆面积也扩大至14万多平方米。2005年12月底,鸭仔塘体育会展中心开工建设,包括会展中心、体育馆、体育场、游泳馆、风雨网球馆等,投资额为8.1亿余元,全部经费由财政投资或政府贷款解决。
然而,三亚的城市发展实在太快,土地资源紧缺,而该项目需要的投资对于当时三亚的财政收入来说,也确实压力比较大。2008年初,三亚将鸭仔塘建到一半的体育会展中心近400亩土地及停建工程捆绑拍卖6亿多元人民币。此前,三亚市河东区下洋田原体育中心237.8亩部分用地也拍出2.5亿元。
就这样,最初的梦想过去十几年了,三亚的体育中心还是一个空中楼阁,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,这个梦也似乎变得越来越遥远。
借鉴经验选址校内
三亚迫切需要一个像样的体育场馆,毕竟三亚每年都要举办多项国内外体育赛事,如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接力传递境内首站传递城市就敲定三亚。文体会展活动已经成为三亚打造城市品牌的重要方面,然而文体会展活动硬件设施却极为匮乏,制约着三亚的城市发展。在海南文化体育设施检查评比中,三亚常常是排名倒数,与其国际旅游城市定位明显不相符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三亚一些职能部门负责人到北京等地学习奥运场馆的建造经验,发现奥运场馆大都建在高校内,这样利于运营维护。2007年12月,三亚市委最终确定:调整原体育会展中心方案,将体育功能分离至三亚技工学校旁,按市级体育设施配套标准与学校相结合集中建设。
为了建设体育中心,三亚市委、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:合并三所职业学校,组建新的技术学校;拆除市区主要污染源的原天涯水泥厂,并异地置换周边几家公司用地以腾出土地;改造通往体育中心的金鸡岭路及延伸段,以方便市民出行;投资370多万元铺设专用电缆。
林志坚说,这些决策非常符合三亚实际,体育中心场馆落成后实行学校管理使用,对社会开放的管理模式,既是市民、游客锻炼健身的好去处,同时也可承办国内外重大竞技体育赛事。
场馆建设标准一流
作为市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,整个中心建设内容包括一座容纳1.6万人的体育场,一座容纳约3000人的体育馆和一座可容纳约500人的标准八泳道游泳馆。投资总额为2.85亿元,是目前我省最大的公共体育设施,也是三亚市的地标性建筑。
三亚高级技工学校校长石磊表示,从2009年3月动工兴建,历经两年多的时间,三亚市体育中心终于建成投入使用。项目的建成不仅结束了三亚市没有大型体育场馆的历史,提升三亚的文化内涵,而且也解决了该校体育设施配套问题,一举多得。
据介绍,体育场的田径场地、灯光、音响等按国家级标准体育场设计配套。结合本地区气候的情况,体育场还配备一个室内训练跑道,不仅解决运动员赛前热身和训练问题,同时解决学生平时上田径课日晒雨淋的问题。田径场地日前已经通过中国田径协会的验收,并取得了中国田径协会颁发的田径场地验收合格证书,意味着今后在本体育场进行田径比赛,运动员所取得成绩都得到国家田联的认可。
体育馆则可以满足篮球、排球、羽毛球、乒乓球、体操各种比赛的需求。体育馆钢结构工程采用国内外较为先进的弦支穹顶空间结构技术,比传统的技术节约了大量的钢材,结构简洁、美观、空间大。游泳馆是三亚市目前最高标准的游泳馆,可以作为地区级游泳比赛场地,平时作为学生训练和市民锻炼身体的场所。馆内配备先进的水处理系统,满足用水消毒、过滤、循环利用要求。馆内配备的灯光、音响等设备可以满足夜间的比赛、训练需求。
此外,体育中心广场、道路等室外照明将采用低碳绿色能源(风光互补)照明,三亚市科信局拟把市体育中心打造成为一个环保、节能示范工程。
来源:南海网-海南日报
评论前必须登录!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