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谷滩新区,是南昌在赣江西岸兴建的一座新城。他和所有中国高歌猛进的城市新区一样,专注于建设效率,正处在一次性的大规模建设浪潮当中。
云上中心位于一个新建的办公产业园区的几何中心。周边的硬件设施已经完全成熟。南侧是一块街区商业,西侧为青年公寓,东侧为低层退台办公。北侧为一块景观广场。
周边环境
草图
项目模型
项目模型
高速的城市建设,仅完成了功能层面的需求,对于这样一个远离城市中心的新兴园区,还需要花更为漫长的时间去养成这里的社区精神,建立更完整的公共活动。于是也形成了我们的设计初衷:让新兴入驻这个园区的青年人除了工作生活,也能在这里“动”起来。
用地范围
我们在接受这个设计委托的时候,整个园区的地库已经施工完成,柱网已经无法调整。其功能需要在一层布置一个展厅和配套商业,二层布置一个会议室和开放办公。在看似容量,柱网,边界已经被“限定”的基础上,业主的预期是设计一个很有“价值”感的立面设计。
现场柱网
我们试图最大限度地打破原有场地柱网的限制,基于且突破立面、视觉等物质化层面的要求,以更为主动的姿态刺激办公社区的人流联动,在与环境的交互中实现新城社区氛围的培养。于是,我们(BIM学习)建立了一条纯室外环绕建筑的攀爬路径,它对外完全开放。这条路径的起点在一层,面对绿化广场,通过一个形式化的入口可以爬至二层平台再转至屋面。屋面另一侧则又设计一条坡道,可以直接连接南区二层室外商业动线。同时一层为了南区商业和北区广场的有效连接而设置了局部架空,同时在架空层又开辟了一条直达到地库的路径。
流线分析
路径连接
项目模型
这条路径的形成,不单是缠绕了建筑,同时将南区商业和北区广场,地下车库和屋面花园的功能流线串联起来。
项目模型
扬·盖尔将活动分为三大类:必要性活动,自发性活动,社会性活动。路径不仅是行为的通道,更是空间之间的联系体,是生活中必要与非必要活动碰撞的容器。建筑内外、与城市之间,路径的置入将刺激活动进而增强社区活力,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、互动、沟通,促进人与环境的对话
设计师的工作只是在这样一个建筑中设计一条路径,但这条路径上可以发生的故事是由使用者自行编辑的。其中屋面的设计中我们只是建议分两个区域做绿化和硬化的处理。后面的使用中一侧布置了一个羽毛球场地,一侧直接种植了玉米和蔬菜,虽然从完成的角度讲不能算作一个景观设计,但他反映的社区精神已经初现端倪。
框架结构
这条攀爬的步道和建筑本身的内部流线相对独立,但同时室内工作的人也完全可以走出办公室,融入到屋面的共享空间,在一个完全开阔,俯瞰公园的平台上活动休憩。
建筑本身已经被定义的非常清晰的功能和外部附加的随机行为之间,因为这条路径的形成,会变得更加默契和积极。
形式操作的结果,是给室内空间带来功能互动的可能性。本来相对独立的展厅,书吧和会议室,因为掀起的地下室入口,使得书吧变成一个可以连接展厅和会议室的大台阶,使得室外的动态关系也带入到了室内。
连贯路径并不是目的,开放式平台也不是唯一,设计操作的夸大并不是个人标签的标榜,甚至仅仅是对于同质化社区的的一种自由想象。
图纸
云中心总平面图
一层平面图
二层平面图
屋顶平面图
北立面
南立面
剖面图
剖透视
项目信息
项目名称:南昌世茂水城云中心
项目地点:南昌红谷滩新区
主持建筑师:李硕
设计团队:李佳 余江帆 周雪峰 樊明明 涂单单 耿丹阳 朱志超
业 主:南昌世茂新发展置业有(BIM)限公司
合作设计院:上海联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
室内设计师:綦晓虹
幕墙设计:BG&E,澳大利亚倍更益幕墙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
设计时间:2014.6
建造时间:2016.3-2017.10
占地面积:4380m2
建筑面积:2100m2
项目类型:公共办公建筑
摄 影 师:苏圣亮,田方方
评论前必须登录!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