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,手工时代
回想一下手工时代:手绘的图纸,手写的文档,手工制作的表格。这三个代表性的信息(图形、文字、数据),都是以手工方式制作的。有时候这些信息都集中在一套图纸上,很早期都没有设计文件(除了结构计算要有计算书),就只是一套图纸。
要是现在还想看手绘工程图,画错了拿刀片去刮啊刮,刮出一个洞来这张图就废掉了,那就很难了,不知道现在大学里面还教手绘图吗(我读大学的时候,老师要求不准用CAD,理由是手绘图可以锻炼手感,这可能是借自建筑系的说法,而我们是工民建,手感个啥?)。
在这个时代的图纸差错——所谓“对图”,是拿各个工程专业的硫酸纸(透明纸),摞在一起,靠人力肉眼去核对,而且还需要一定的水平、空间想象力。有空间想象力障碍的朋友此时最绝望。
2,CAD时代
到了CAD时代,有些变化了:用CAD绘图(打印出图),用word做文档,用Excel做表格记录数据。这个时代还在延续,大家想看还可以看到很多活生生的景象。也有用CAD软件做完文档和表格的,但是这三个软件是完全的格式不兼容的。
CAD时代的“对图”很多时候被CAD的多图层功能代替了,在电脑里对图就可以了,还是人工体力活。但是受限于屏幕尺寸太小,仍然有人喜欢打印出来,在纸上对图。这个屏幕尺寸的限制,在BIM时代依然存在。
这个时代虽然用CAD冠名,但是并不全是CAD。Excel在计算方面起的作用一样很大,算量、造价、甚至于结构结算,凡是要计算的东西,无一不用Excel。我在1998年大学毕业设计时,用一个Excel文件,编了大概20个表格,实现了半自动的结构计算,这个小程序,让手工计算的同学们很想咬牙切实的灭了我,最后的妥协是我帮很多人“上机计算”。不允许我们使用Excel的老师,理由仍然是这样“会影响建立力学概念”,我的理由也一样充分:计算交给计算机,多出来的时间多学一点概念。
这是计算机对建筑业的第一波冲击。这次冲击虽然表面上是技术驱动的,实际上则是背后多年来庞大的需求,遇到了无法跨越的技术障碍(绘图、计算,word也是传递信息和方便修改之用),在这些障碍被技术攻破之后,多年来的需求开始释放了。
在这一波浪潮中,诞生了国内第一家基于专业的BIM:建科院研发的PKPM系统。最早就只是结构设计:绘图+计算(自带图形引擎和计算模型)。后来慢慢延伸到建筑、水电暖通、造价施工、管理。在国外,则是CAD软件和FM基础管理软件(文档+计算)的长足发展,其实极少数如Archibus实现了与CAD的融合,这是所谓的“基于管理的BIM”。Autodesk的CAD在这个时代中成为事实上的CAD标准和代名词,国内外基于CAD的二次开发的专业软件也层出不穷。另外还有少数是自带图形引擎的,比如建筑设计第一款BIM软件ArchiCAD。
3,BIM时代
我们正在经历这个转变,很多条件都比以前更好了。我刚才看到一份1995年几家厂商讨论BIM发展的几个瓶颈(图形软件、标准、硬件、存储方式等等),这些问题现在基本上都不存在了,但是在中国,依然有一些国外没有的困难。这是中国特色。
先说BIM怎么和以前的方式对应起来
(1)首先,图形部分,由2D的CAD软件已经变成了相对比较成熟的3D绘图软件了,以REVIT为代表。这个模型所携带的信息并没有超出CAD(2D时代的高度用标高表达,其他高度用图形、文字、数据混合表达),只是在3D方面的可视化程度大大提高了。在这个层面上,BIM实在就是图纸,只不过变成3D的了。
国产的中望CAD现在在3D的图形引擎方面还无法与Revit竞争。PKPM虽然是基于专业的BIM,但是她也有自主研发的图形引擎,但是据说到现在都还比较难用。
评论前必须登录!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