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IM模型是BIM技术最终的展现,其包含了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全部数据,并且BIM模型也是有具体分类的,每个模型包含的内容也是不一样,今天咱们就聊聊BIM模型有哪些类型?BIM模型中的“I”有什么意义?
BIM是构件导向的参数式建模及分析技术,让虚拟的三维构件,具有许多参数并定义构件间的相互关係,若有一构件改变,则透过参数化定义的构件间关联性,正确地自动改变受到影响的其他构件,而建筑业的参数式【BIM模型】可区分为三类 。
第一类为基本的「参数式建筑元件模型」,如柱、樑、版、墙、楼梯等,此类元件常组成族群,用一系列的规则来定义元件间的相关性;最典型的是墙,要有一直线或曲线作为控制中心,扩展为平面或各种曲面,再要有各交接面之关係定义,可能接到柱、接到樑、或接到版;为了定义这些墙构件及其与其它构件间的关係,动用超过100 项参数规则也算是稀鬆平常的;所以,编製及修改这些元件模型,需要大量的计算及优化过程。
第二类是不带有那么多几何相关参数的所谓「构件模型」,如卫浴设备、门窗构件等,有一定的几何构造,常可以在网站的「构件库」取得。
第三类则是商业化的「特制模型」,如特殊设计的造型天花板、复杂的外墙帷幕系统、细工傢俱、建筑金属製品等,有些可能是简单的参数式模型,也有些牵涉到复杂的参数规则。
【BIM 中的“I”】就是「 Information(信息)」,在使用 BIM 软体进行 3D 建模过程中,若能有效率地将工程中所需要的资讯存取至模型中,则可以于后续的各阶段中得到有效率的应用,以资讯支援决策,进而改善 2D 图说与纸本文件使用上的不便,将更有效率的传递工程中的各种讯息。 BIM 是构件导向的参数式建模及分析技术,在 BIM 的建模软体中,柱、梁、版、墙、门、窗、设备、家具等构件都带有许多参数!
例如,施工时若是按照设计的断面逐层施工,则在建模软体中可依墙的「结构组成」将这些不同厚度的「墙组成」建入模型中,在施工时,亦可以配合各种专业厂商提供与模型对应的需求做调整,便可从电脑软体中模拟出适当的结果,使产品可从工厂中直接生产,採用预铸墙面的方式,再由现场组装的工法施工。利用电脑软体来修改「墙构件」置入专案中即可。而在墙面上的窗户,其大都是在工厂预製的构件,建模时只要选择正确的「窗类型」置入其所依附的墙面即可,至于设计窗所需除了宽、高、框深等几何参数以外的资讯,例如窗面玻璃的类型及透光度、气密性、水密性、抗风压度、隔热性、隔音性、及防破坏性等,对于建案的採光节能评估相当重要,这些参数一般可以依附在「材料规範」或「施工规範」的文件中,而以适当的「代码」连结参照!
好了,关于BIM模型有哪些类型?BIM模型中的“I”有什么意义?就为大家介绍这么多,希望通过此文能够帮到大家!
评论前必须登录!
注册